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影响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姓名系别会计系专业班级学号1.选题目的和意义:1.理论意义:结合上市公司利润表的分析,本文研究意义于得出以下结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否优化公司财务指标利于公司满足契约要求。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结果不确定性大,增加了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上市公司不规范操作是否使得会计信息可靠性下降。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普遍增值,并且近五年来房地产公允价值保持稳定,是否能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持谨慎态度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公允价值
2、计量模式持怀疑态度,是否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威胁。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优势和劣势、面临的环境激励和威胁联系起来,结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的实证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督和指导、披露公允价值和成本两种计量模式信息的发展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策略.2.实际意义: 目前,我国的投资性房地产行业还处于初步阶段,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面的准则制度存在不够完善等问题。但由于我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投资性房地产可以作为一项投资工具,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很多非房地产行业的企业也开始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
3、地产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为了能反映投资性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状况,让决策者做出正确判断,解决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公允价值存在的不利因素,很多企业都比较保守选用了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是公允价值发挥的效用要比成本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效用要大,因此,为了使未来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被更多的企业选用,本文对于公允计量模式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国内外学术界及会计界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应用层面,都己经较为广泛深入。相较而言,国外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及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更早,内容也更为全面丰富。2.1 国外理论研究
4、成果综述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方面发早在1981年英国在颁布的会计实务第19号中即引入了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并被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效仿。在随后部分中探讨并列举了几个代表性观点。美国会计学家威廉佩顿1946首次提出公允价值概念,开启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世界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美国一直处于前列,通过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着眼于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方面,并取得重要和大量的研究成果1。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近几年进展也很快,成果丰硕。1981年11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标准会计实务公告第19号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首次对投资性房地产作了概念的界定,并且要求在资产负债表
5、口以公开市场价值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0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即工AS40一一投资性房地产中,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既允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也允许采用成本模式,并且不划分基准处理方法和备选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于2003年对工AS40进行了改进:初始确认后,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企业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全部投资性房地产,但当会计主体无法在持续基础上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可靠确定时例外。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变动发生期间的净损益中。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应反映资产负债表口而不是该口之前或之后实际的市场状态或状况。工AS40正逐步从传统
6、的成本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转变,如今的工AS40更倾向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仍允许企业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成本计量模式之间做出选择。尽管如此,国外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研究相比较起来还是比较少的。主要集中于可靠性和评估这两个方面。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Easton, Eddey和Harris(1993)研究了澳大利亚的长期资产的资产重估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包含资产重估值的净资产价值,包含着资产重估值的净资产价值的价值相关性更高。Barth和Clinch(1998)研究了澳大利亚的资产重估问题,研究发现重估的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和有资产都体现了价值相关性,其中无形资
7、产的价值相关性受到收益期和持续性的影响,而不动产、设备和厂房三者比较起来,厂房和设备的价值相关性比不动产的价值相关性更高。工sabel Costa Loureno和Jose Dias Curto (2008)研究了瑞典、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改进的价格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报表中与在附注中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了不同的定价,但是并未注意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评估在不同国家具有的差异。Gyung Paik (2009)研究发现不动产和厂房等固定资产重估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因国家而异,在英美法系国家价值相关性高,在代码法系国家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价值相关性。因此,研
8、究学者们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并不尽一致,但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重估的资产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其中重估的投资性房地产比较而言,其价值相关性较弱些。 以上是国外研究关于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国外的研究要早于我们国家,他们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国家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公允价值的推广奠定了基础。2.2 国内理论研究成果综述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黄世忠教授(1997)发表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文章介绍了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可能在下个世纪上半叶成为主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逐步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潘
9、天笑(2009)通过研究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的执行情况后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比性,又能满足企业对利润的需求,还能改善资产与负债结构,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张芳(2012)结合2007年至2010年的年度财务数据及股市数据研究市场反应,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没有对超额回报产生正向影响,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辨别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未被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误导,我国市场存在一定的有效性。樊丽丽(2012)以上市公司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为样本,结合其2008至201
10、0年各年年度财务报告中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就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四个方面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以及股票市价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明显。张庆考(2011)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新建与改扩建的科目应当一致,均通过“投资性房地产一一在建”进行处理。何志勇、张庆考(2011)认为当其他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再转回其他资产时,应将原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建议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和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转到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
11、冲减其他业务收入。吴艳芳(2011)认为要解决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对损益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在“其他业务成本”账户中增设两个二级账户。罗军(2010)认为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应当纳入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范围。苏新龙、漆传金(2008)认为公司治理机制是决定因素,而公司与股东、债务人、政府的契约及其市场监督契约是影响因素,不完善的公司机制导致公司管理层非正常变动。张奇峰、张鸣、戴佳君(2011)认为准则的差异、监管机构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态度、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和投资者的理性程度是北辰实业选择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时的影响因素。郭宇清(2012)认为要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与资产结构的特点、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要求、企业自身融资需求及提升运营效率和企业国际化的需要。吴飞飞(2011)认为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外部动因是房地产市场动向、政策导向、市场成熟度以及公允价值的取得、资产